阻拦,前去看了表哥最后一面。儿臣身边自小伺候的二等婢子艳梅,也是那时候没的。”
具体怎么没的,她没有细说。但金府发生的事情宫中可是人尽皆知,不仅如此,四公主那时候满地求人,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情理之中,但也坏了礼法。
刘大人赶忙让人送来了新替换的卷宗,“臣在整册记载上,是见人数。但新整理卷宗,确实已经除去了艳梅姑娘。”
赵太后点头,她看了一眼众人,目光回到四公主身上,“前朝之事,非后宫所能干预。你虽遇变故,却挺了过来,本宫心疼四儿。”她又吩咐道,“刘大人,明日好好给四儿选些个知心的人来身边伺候着。”
“是。”
紧接着,就是清点燕元嘉宫内人数不够的问题。她宫中,只有一名太监,前些日子,因得陛下给各宫添人口,她这才有了六名婢女。
所以也没有大问题。
其余各公主宫中。
既没有增多人,也没有少人数。
六公主封号和颐,同宁宜公主一样,宫中人数最多,乃为十二人。其余各宫,除了五公主的凤竹殿是七人,均为十人。
慈仁宫内,核对了将近大半日,也发现了些不对之处,等查到六公主这里时,太后将伺候的两名太监都给叫了过来。
“太后娘娘,有两位公主身旁的领事太监,与卷宗不符合。”
刘大人将那、原本该是哪个的太监身份卷宗,交由赵太后手中。
众人呼吸急促,无论今日是否查到,每个人宫中,多少都有各自隐情。有的虽人和卷宗相符,但缘何送来的,怕不能深究。
赵太后:“说。”
“和颐公主和五公主身边的-近身大太监。”
刘大人说过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了她们二人身上。但更多的却是在燕元嘉身上打量。
那些与卷宗完全相符的近身太监,都是经过多重检查审核后入宫的,自然不会有假太监一说,但若是不符,就是大问题了。
“哀家给你们机会解释。”赵太后终于查到了问的的根源。“宫中竟然有如此欺上瞒下的行径,看来是哀家疏于管制了。”
“元嘉公主,”景如姑姑叹气安抚她,“您若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可如实告诉太后娘娘。”
她又转向六公主,“和颐公主,您也好好想想吧。”
燕元嘉哪里敢说话,权二是梁人,查下去绝对是大问题,她想不到好的对策。
至于六公主,她余光往旁边瞧了瞧,对方也没有对结果有多少震惊,可见也是心知肚明。
“回母后,儿臣并不知晓。”燕元嘉先开口,但即便是她表明了态度,六公主燕元时也只是跪着,没有为自己辩护,脸上由镇定,变得恍惚惨白。
“景如姑姑所说,这荷包乃是在翠微苑捡到的。五姐姐确实需要好好解释一番,不然真的会让人误会。”四公主一副好心的样子,提醒她。
“五公主不知晓此事,那这权二同您相处那么长时间,确实不合理。”宏公公话是替太后娘娘问的。
“数月前,儿臣宫中伺候的……”她犹豫道,“只有蓉儿跟翠屏二人。”
众人这才恍然。
十公主率先忍不住道出了声,“这怎么可能!五姐姐所说也太荒谬,各姐妹宫中不都有十个人规格。五姐姐这么得宠,怎么能够……”
她话说一半就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元时姐姐曾嘱咐过自己,一定不要同五公主有纠缠,她虽不显山露水,但却极其会记仇,且可能会借宁宜出手,得罪她没有好下场。
燕元嘉脸色苍白,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低下了头,眼泪落地。
原身生母张贵人,当年利用七皇子,设计大皇子入圈套,在此之前,张贵人也不过是赵太后入宫前带进来的家奴,皇帝是因酒,才临幸了她,也是后来生下七皇子,才封的一个贵人。
皇帝厌烦她如此,张贵人所住宫殿,早就形同冷宫。对于这个意外得来的五公主,他也十分厌烦。
五公主自小生的美人媚态,活脱脱的美人胚子,他看着就觉得下作,既没有母族帮衬,又算是背叛主子。先皇态度摆在那里,若不是当初她得了宁宜公主喜爱,恐怕是要跟着张贵人,待在冷宫一辈子。
赵太后也是一愣,脸上表现出愧疚来,“你生母得皇子后,哀家就心疼将你养在了身边,后凤竹殿空了出来,就立即安排你去住。”她有些哽咽,“竟忽略了这些年,没有先皇宠爱,我儿过得是什么日子。”
见她抬手,燕元嘉十分配合的向前跪在她的腿前。赵太后抚摸着她的脸,“还是皇上想的周到,给凤竹殿添了人……”赵太后心生悲痛,景如忙着取出帕子来,给太后擦了擦眼泪,让她别再难过,往后这五公主,福气还在后头。
“看来,这宫中,”赵太后紧按了桌子,“哀家是不能坐视不管了。”
燕元嘉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