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
龙吟响彻,千丈威德天龙陡然现身。
背有长鳍,腮生角翼,无须八爪,四趾如鹰,头顶四角,狰狞威严。
璀璨佛光化作宝珠被顶于四角之间,周身烈焰环绕,千丈天龙咆哮一声,随即盘旋于觉空身后,凌然龙威驱散周遭罡风雷电,威风凛凛,龙威赫赫。
“去!”
千丈天龙随即咆哮,裹动风雷烈焰冲向江生。
江生手中青萍剑不动,左袖中一十二枚乌色剑丸掠出,连成一线冲向那千丈天龙。
与此同时,江生右袖之中三座法钟跃出,须臾间喷出烈火罡风。
“玉辰和那大天龙寺的真传斗法去了,如此机会,我们不进去看看?”
江生虽是这么说着,但对山河界上个纪元之事,他还是有些模糊猜测的。
这就让觉空有些惊疑不定了,灵渊道人跑到这来,难不成就是为了与他斗一斗?
“灵渊,你到底想做甚?”
只见一道琉璃佛光穿云而去与乌光剑丸撞在一处。
只见赤红刀芒与青色剑气撞在一处,顷刻之间空间为之震荡,赤青两色能量余波席卷四方,波及方圆百里天穹。
千丈狮子印看似速度缓慢,好似让人悔过,但实际上眨眼间,便已经到了江生头顶,即将镇压下来。
江生右手虚握,壬水之精在手中凝结,伴随雷鸣之声,壬水真雷凝聚。
两色不断碰撞僵持,佛火与剑气碰撞间,丝丝缕缕的火焰落下,渲染云层,点燃大气,化作无穷流火坠落。
黄禹有些无奈的说着。
黄禹望着那佛光琉璃,金碧辉煌的明王寺,有些跃跃欲试。
显然是江生的出现吓到了明王寺里的僧众,如今真传不在,这些和尚已经高度戒备,稍有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迎来雷霆一击。
听着觉空的话,江生沉默不语。
“南明流火,凤鸣西山。”
那赤红天龙再次化作龙形攀附觉空身上,大红袈裟披下将那威德龙形掩盖。
若是能劝说其转为正道,为蓬莱所用,那么以其之能,未尝不可在劫数之中争一争人道气运。
觉空说的理所当然,观其神情就知道,其不屑在这种事上说谎。
“这点贫道也认可。”
“贫道也想问问,法师在我东域大洲作甚?”
与此同时,明王寺外。
他不敢轻易参与其中。
以青萍剑的锋锐,足够斩了那八部天龙,更别提江生还有青白双剑、若水剑阵等诸多手段没有使出来。
金色佛掌大张,好似两座山壁左右撞来,把江生给封镇其中。
江生催动乌光剑丸拦去,一十二枚乌光剑丸上下交错组成剑阵,剑气尚未催发,威德天龙便再次撞散了剑丸冲来。
江生说道:“贫道相信法师,那法师可知道鹫岭之事,是谁所为?”
觉空手握鎏金禅杖,眼神之中精光迸现:“说来,灵渊你就不好奇上个纪元,山河大界是谁主宰沉沦吗?”
“贫道相信大天龙寺不屑于做那等事,但贫道想来,法师应当知道一些消息才是。”江生神情平静,眼神古井无波,看不出其心绪来。
“若是不进去,那你我来这作甚?”
“我倒是很想再见识见识你的剑法!”
“和净。”
“大王.”
顷刻之间,狮子怒吼与浩荡雷鸣同时响彻,天穹震颤,大气翻滚,一时间好似要天崩地裂一般,哪怕在凤阳城中都能看到上方那绽放的绚烂金蓝之色。
言罢,觉空掐印打出,千丈威德天龙咆哮间再次掠出,卷起烈火罡风直奔江生而去。
这狮子印出手便是避无可避,佛法之浩大威德之意,伏魔镇邪之感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心神动荡,心生悔意。
“这点贫道认可。”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风火相济之间雷霆涌现,风雷火化作汹涌浪潮奔向觉空。
江生握着青萍剑,眼中颇为平静:“莫要急躁,总有你出鞘的时候。”
朱玖其人如何,江生不知晓,但这一路行来,明国民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足以见其功绩。
威德天龙张嘴喷出佛火,赤红佛火显现的瞬间就将周遭云气点燃转化,漫天火焰汹涌,赤红佛火龙息与剑气江河撞在一处,把天穹燃为赤红与天青两色。
看着周围的侍者,朱玖凝眉负手,缓缓摇头:“让群臣安抚百姓,莫要惊慌。”
“秘境?”江生微微皱眉。
上次大劫,是大唐太祖得到蓬莱认可,这才有了国祚万年的大唐王朝。
看着那四角八爪的威德天龙呼啸而来,江生终于拔剑。
听到觉空的话,胖胖的和净连忙起身:“真传师兄。”
同样是狮子印,觉空施展的狮子印比和冲强横不知多少。
“万年劫数将起,我大天龙寺有人来了你东域大洲不假,但你敢说你们就那么干净,没人去我西域大洲趁机开劫?”
而威德天龙怒吼一声,四角之间的佛光宝珠大放光明,琉璃佛光化作百丈光束贯穿云气蔓延千里。
明王寺中,觉空面色阴沉,盘坐明王像前,其惊人的气机让明王寺内一众僧众不敢多言。
“南明已经到了,流火又去何处寻啊。”
东域大洲之上,总是要有一个王朝来稳定人道气运的。
“灵渊,到现在为止你都没动用你手中的剑。”
天龙发出怒吼,周身烈火席卷四方挡住剑气,张口一喷,便是汹涌佛火,将半面天穹浸染成红色。
言罢,觉空回返明王寺。
李妍稍微感知都能发现,明王寺里此时至少五道金丹气息正在警戒周遭。
觉空看向江生:“灵渊,说说来意吧。”
“现在毕竟是在我东域大洲的地界上,若是打出真火来,他不管不顾之下还是我东域大洲的生灵遭殃。”
“你我是对手,而这东域大洲之上,你蓬莱的对手,可并非只有我大天龙寺一家。”
觉空点点头:“此事,我自然知晓。正如你所言,我大天龙寺乃是佛门圣地,岂会去做那等沾染因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