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召来心腹侍卫,低声吩咐道:“你立刻带人前往定州,务必在姜靖垣被押解回京之前,将他解决掉。记住,此事要做得干净利落,绝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侍卫领命而去,太子眼中满是阴冷之色。他知道,只有姜靖垣死了,自己才能彻底摆脱这场危机。
然而,太子并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早已被莫君寒和沈云汐察觉。莫君寒早已料到太子会狗急跳墙,暗中派人监视东宫的一举一动。当太子的心腹侍卫离开东宫时,莫君寒的暗探立刻将消息传回。
莫君寒得知后,冷笑一声,对沈云汐说道:“太子果然沉不住气了。他派人去灭口,正好给了我们机会。”
沈云汐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将太子的罪行彻底揭露。
莫君寒赞同地点头:“正是如此。我已派人暗中保护姜靖垣,绝不会让太子得逞。”
姜恪言离开皇宫后,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弟弟姜靖垣的性命和太子的前途都系于一线,若不尽快想出对策,姜家将面临灭顶之灾。他匆匆回到御史大夫府,召集了几名心腹幕僚,密谋对策。
“大人,此事牵涉太子和战王,局势复杂,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一名幕僚低声说道。
姜恪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靖垣绝不能出事,太子也不能倒。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人顶罪,将此事推到别人头上。”
另一名幕僚皱眉道:“可是密信上的笔迹已被证实是姜大人的,如何能让人顶罪?”
姜恪言冷笑一声:“笔迹可以模仿,只要有人愿意站出来,承认是他模仿了靖垣的笔迹,事情便有转机。”
幕僚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人犹豫道:“可是,谁会愿意顶下这等大罪?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姜恪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许以重利,再以家人性命相胁,自然会有人愿意站出来。”
幕僚们闻言,纷纷点头称是。姜恪言随即下令,命人暗中联络姜靖垣手下的几名亲信官员,许以重金,并威胁若不肯配合,便将其家人一并治罪。
不久,一名名叫李远的官员被带到姜恪言面前。李远是姜靖垣的心腹,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但此时面对姜恪言的威逼利诱,他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挣扎。
“李远,你可愿意为靖垣顶下此罪?”姜恪言冷冷地问道。
李远跪在地上,浑身颤抖,低声说道:“大人,此事关系重大,小人……小人恐怕难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