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自料能力比蒙恬如何?功劳比蒙恬谁高?思虑比蒙恬怎样?您和蒙恬遭受天下的怨恨谁多谁少,与长子有就业而得信任的比蒙恬怎样?”赵高步步逼问,让李斯一时无措。他与罗网合作已久,但他并无谋权篡位之想,赵高此言显然是想将他拉入贼船。
为了争取李斯的支持,赵高甚至还明确保证,只要选择胡亥,那李斯日后必能继续执掌大权,李家也能“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对于赵高的保证,李斯自然不会全信,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若事成,李家将成为除了皇族之外的第一显贵,若事败,李斯将会失去一切。
“我本是上蔡吕巷的一介布衣,皇帝提拔我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成为尊贵的人,已经将秦国的安危存亡寄托在我的身上。怎么可以有负皇帝?您不要说了,这会令我得罪。”
李斯是一个出身寒门、靠自己努力爬到权力巅峰的人。他极度珍视自己的地位与家族未来,害怕因扶苏继位而失去一切。赵高利用这一点威胁他:“扶苏宽厚仁慈,又偏爱儒家思想。一旦他登基,必定重用蒙恬等与法家理念相左的大将,而你这样的法家臣子不仅失宠,更有可能被清算。相比之下,胡亥性格软弱,与你毫无理念冲突,且容易控制,你的权位将更加稳固。”这一番话无异于击中了李斯内心最深的恐惧。
以赵高一贯的冷静与狡诈,将这一提议变成了一场无法拒绝的选择。他敏锐地抓住了李斯的软肋,用家族存亡和权力稳固作为筹码,让这位丞相不得不妥协。
一向善于为自己打算的李斯终于同意了,他长叹一声,垂泪暗说:“生逢乱世,谁又能久立潮头……”
他总以为与赵高是同僚,却不算同伙,而眼下 一向深谋远虑的他却被赵高牵着鼻子走。而无可奈何,只能一步错,将错就错。
……
行至大河一带,植被已变得稀疏。她不算急,按她脚程时间刚好,关键是急也无用,现在这般已是最大速度,实在不行射夜荼也可以。但她没有,这是她的大意。
因为就在这时,皇帝崩了。
就在一瞬间,那庞大近乎无限的内力直接爆发出来,撑得她五脏六腑从体内炸裂,由半空中坠下。她口中口中含着一段食道,又听见了日出的声音。
她死了,这是她第一次爆体而亡。
顾御诸和皇帝在同一天死了,很多人为此欢呼。她死时还未反应发生了什么,弥留之际才体会到这千古一帝死的仓促,痛楚太强烈,强烈到她再也不想见着日月,什么历史什么人世,死了吧。她再也不想有这种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