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姑姑的课业已经全部教授完,安陵容满分毕业,举手投足间尽是宫嫔的优雅与贵气。站立行坐一举一动,大方得体熟稔流畅无不合乎规矩。
木兰姑姑多次暗自感叹安小主聪慧。
刘司乐那里差强人意,虽然能弹奏出完整的《渔舟唱晚》,但是弹不出那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不过,至少能在皇上那里交差了。
入宫前一天晚上,萧姨娘抱着安陵容说了许多话,主屋里的灯燃了一夜。
第二日,安陵容顶着红肿的眼睛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木兰姑姑心疼的揽过安陵容:“小主别怕,皇宫虽大,还有奴婢陪着您呢。”
刘司乐同样心有戚戚,这样散漫自由的日子,她还没玩够呢,怎么就到了回宫的日子。
刘司乐一脸怅然:“你好歹还有机会能见到小主,我怕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
“司乐放心,有机会我会去探望司乐。”
“那你别忘了带上小画船做的吃食啊,我最爱…”
安陵容抢答:“透花糍和菱粉糕,我记得呢。”
刘司乐这一插科打诨,原本伤感的气氛,立时消散了大半。
不同于上一世的形单影只,这一世安陵容有了陪嫁丫鬟,有了傍身的银子,有了两个忘年交,还有一大箱子“嫁妆”。
所谓的“嫁妆”,不过是满满一箱子书籍,有《香径》、《茶经》、《游记》这种增长见识阅历的,也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这种史学类书籍,还有一些闺阁女子爱看的话本子。
宫里长夜寂寂,她要在那里住很久,她要靠诗书礼乐打发时间。这一世,她想做一个干干净净堂堂正正的人。端妃的一生,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内心富足的人,不惧外界严寒风霜。
萧姨娘雇了三辆轿子,抹着眼泪目送着她们远去。轿子停在顺贞门偏门,门口早已经有引领太监候着。出门前,木兰姑姑曾告诉她,轿子停在顺贞门的偏门,妃嫔是妾入宫只能走偏门,只有皇后才能从正门进入。
即便这些规矩安陵容早就懂得了,但她还是感激木兰姑姑的体贴。
上一世,顺贞门前,她和甄嬛同样什么都不懂。甄嬛端着尊贵、谨慎、端庄的架子,而她畏畏缩缩,看着甄嬛的眼色行事,像个丫鬟似的替甄嬛打探消息,可她明明也是小主啊。就因为她自贬身份,主动跟太监搭话,连引领太监都瞧不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