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她与甄嬛之间,再多的恩怨,再多的不平也都消解了。她已经不恨甄嬛了,所以如今才能冷静、客观、不带情绪的看待甄嬛的举动。
上一世的安陵容活的太紧巴了,长久的情感匮乏,让安陵容患上了情感洁癖。别人给了一点儿善意,就紧抓着不放,以为那是真心。于是她费心巴力的去逢迎去讨好,希望能以此换来别人的真心。
在安陵容看来,因为她对甄嬛掏心掏肺,所以甄嬛必须对她掏心掏肺,否则,就是背叛,就该受到惩罚。
很久之后,安陵容才明白,门当户对这句话,适用于人类任何情感。高门世家的眼界格局,是小门小户不能比的。
在安陵容眼里,个人喜恶、情绪感受胜于一切,谁若是让她不痛快了,她一定要报复回去。
而在甄嬛、沈眉庄这种世家贵女眼里,家族的利益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她们讲究的是审时度势、互惠互利。
不过,比起以端庄持重为己任的沈眉庄,甄嬛更多了些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甄嬛很愿意怜贫惜弱,对弱者释放善意。广结善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甄嬛的处世之道。
所以,在安陵容被夏冬春奚落、刁难,逼着她在众目睽睽之下下跪的时候,周围都是看热闹的,无一人愿意伸以援手的时候,在安陵容最无助最难堪的时候,只有甄嬛愿意维护这个素昧谋面的可怜女孩。
甄嬛挺身而出将安陵容护在身后,不惧跋扈仗义执言。不仅三言两语逼退了夏冬春,还暖心宽慰安陵容,赠安陵容首饰,还给安陵容簪了一只盛放的海棠,祝她青云直上心想事成。
十七岁的甄嬛,美丽善良落落大方,助人为乐不求回报。那时的甄嬛在安陵容眼里,不亚于救苦救难的天神菩萨。安陵容甘愿死心塌地的信服她,追随她。
现在回想起来,安陵容只觉得遗憾,遗憾自己轻易又盲目的崇拜甄嬛,遗憾自己把甄嬛看的太完美。
好善乐施是甄嬛的美德,但这并不代表甄嬛会一直不求回报的付出。实际上,除了第一次出手,甄嬛每一次的帮忙都是要回报。
中选后,流朱奉命请安陵容入府同住。那是安陵容第一次见识真正的高门大户,她自卑局促的同时羡慕不已,可也仅仅是羡慕,她最好的甄嬛姐姐值得!那时的安陵容只顾着庆幸,完全没意识到甄嬛此举意在示好,是拉拢安陵容入麾下的意思。绝不是纯粹的发发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