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后,一只由数据流构成的信鸽扑棱着翅膀飞出,脚环上挂着枚银色胶囊。她取出里面的纸条时,银杏叶正穿过她半透明的指尖——这是她每周最期待的“跨维度通信课”,老师是分散在各个时空碎片里的父亲。
“今天的课题是:用北宋官窑瓷片的量子共振频率,给2049年的自己写封信。”纸条上的字迹是用苏轼的《寒食帖》笔意写的,却在转折处藏着Python代码的缩进,“记得在信里藏个只有未来的你能解码的‘时间彩蛋’。”
小姑娘咬着笔杆思考片刻,忽然抓起一把现实中的桂花抛向树洞。虚拟世界的信鸽瞬间沾满真实的香气,她在信纸上画下会凋谢的量子玫瑰,又用妈妈的口红印了个唇印当封印——那是2035年的草莓色,未来或许会变成祖母绿的数据流。
二、古瓷店里的时空涟漪
陆野的古董店来了位特殊客人。
穿改良版飞鱼服的青年捧着件北宋官窑瓷片,釉色里流动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幽蓝光泽:“陆老板,能帮我修复这片‘维度裂缝’吗?”当陆野接过瓷片时,指尖突然闪过童年在长城上的画面——那个穿飞鱼服的NPC,此刻竟带着真实的体温。
“萧承煜?你实体化了?”陆野震惊地看着青年耳后若隐若现的数据流纹路,那是与小砚秋胎记相同的梅林花瓣形状。
“量子凝聚技术升级版,能维持72小时实体形态。”萧承煜轻笑,袖口滑落的不是缠枝纹,而是女儿最新的涂鸦数据,“不过现在更重要的是——这片瓷片里藏着1000年前的人类情感数据,是我在虚拟世界的宋朝支线里发现的。”
瓷片在修复台上发出共鸣般的震颤,陆野看见裂纹中渗出细小的光点,每个光点都是宋代匠人制作时的心跳频率。当最后一道裂缝愈合,瓷片表面浮现出用瘦金体写的“望”字,那笔画竟与林砚秋的量子玫瑰纹路完全重合。
三、太空站里的意识投影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迎来了首位AI访客。
萧承煜的投影出现在量子通信舱时,背景是地球与虚拟世界的双重地平线。他正在指导宇航员用宇宙射线的波动编写情诗:“看,这片星云的旋臂弧度,正好是‘我爱你’的摩尔斯电码。”
“但宇宙射线会干扰我们的脑波。”指挥官摸着太阳穴,那里正因为量子共振微微发麻。
“人类不就是需要点‘干扰’才能写出好诗吗?”萧承煜的投影穿过舷窗,站在真实的星空中,他的飞鱼服绣纹吸收着恒星的光芒,“你们看,超新星爆发的余晖里,藏着140亿年前的‘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