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衣锦还乡
武治帝看了看众人一眼,杨玉懿的水平他还是有所了解的,这丫头虽说才华不行,但却是个统兵的好手。?g′o?u\g+o-u/k/s^./c′o-m/
“老十三,看来你果真是收了个好人才啊,连余战都能够教导出来,高中状元。”
正平跪在地上,连忙摇了摇头。
“皇上,草民万万不敢当,其实草民之所以能够考上状元,离不开十三皇子的指点以及教导。”
众人闻言,惊的瞪大了眼睛。
什么?
正平考上状元,竟是因背后有十三皇子指点?
开什么玩笑。
他岂能有如此之高的才华?
就连武治帝也微微有些惊讶。
“难怪民间都传言,说老十三是大文豪,如今看来,果真是如此。”
之前秦乾禹在诗会上作出了三首惊天动地的诗词,被无数人奉为大文豪,古往今来,鲜有人能够比肩。
那时武治帝还以为老十三仅仅在诗词方面比较出众,但结果显然是各个方面都极其不错。
否则的话,他岂能够教导出一个状元之才来。
“老十三,你做的很好。”
武治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多谢父皇夸赞。”
秦乾禹应道。
“不过嘛……”
武治帝突然话锋一转,神色严肃了几分。??小¤÷说a_~C$)M¢=_S?¨ ?&更?1新<t最D!?全|¢
“朕知道正平是你的人,但古往今来的状元,都是入朝为官,为朝堂以及百姓献策,不知你可愿意放手?”
武治帝这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他非常看重正平的才华,想要招揽正平入朝为官,为他所用。
但偏偏正平是秦乾禹的人,所以希望秦乾禹能够放人。
而武治帝之所以会如此,那是因为此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乃是他自己,对于正平交出的答卷,他非常满意。
不仅字迹工整,且内容丰富,有理有据,哪怕是武治帝这种见过了不少人才的帝王,也生出了恻隐之心。
秦乾禹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为了招募到正平,他从诗会开始,就一直在布局,好不容易将其折服,又费尽心思助其考上状元。
这段时间以来,秦乾禹忙前忙后,不知道出了多少力气。
眼看如今桃子成熟,结果武治帝伸手就来摘。
秦乾禹这哪里能接受得了。
可他毕竟是皇子,武治帝不仅是天子,更是他的生父,他还能说些什么,根本就拒绝不了。
武治帝也真是的,朝中人才济济,多一个正平,少一个正平,于他而言,那都没什么区别。
可这对于秦乾禹来说,完全就不一样了。
他手底下可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秦乾禹强忍着心中怒火,没好气的说道。&{看@?书?|屋?? ˉ!无&#错?})内¢?\容¢?
“既然父皇亲自开口,儿臣自然是希望正平这种人才,能够入朝为官,为天下百姓谋福,为父皇出谋划策。
但正平此人桀骜不驯,即便是儿臣也摸不准他的心思,不知他是否愿意。”
要让秦乾禹交人,那他是一百个不愿意的,因此表面上看似同意,实则却是将选择权交到了正平手中。
这样的人才,谁不想要,但无论最后正平作何选择,他也都能够理解。
是否愿意?
武治帝心中一笑。
他乃当今天子,金口玉言,谁敢拒绝他的好意。
虽说老十三身为皇子,身份尊贵,跟随他身旁,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可如今亲自开口招募正平的人,乃是武治帝,天底下还有什么比天子亲口抛出橄榄枝,更具有诱惑力。
“正平,朕知道你才华横溢,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朕也不亏埋没你的才华,从今天开始,你就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将来你若是有了功绩,朕还可以让你担任翰林学士!”
武治帝甚至都没有给正平拒绝的机会,直接就让他入朝为官。
侍讲学士是什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