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替新一团的是晋绥军哪支部队?”
“报告司令阁下,接替新一团十二里沟阵地的,是晋绥军第三五八团。\艘-飕·晓^税+枉+ ?更_薪.蕞,快-”
“三五八团?”
“嗨伊,这支部队虽然只是一个团的编制,但是个加强团,总兵力在五千左右,其中还包括数门75mm野战炮。”
能在一个团级单位装备数门75mm野战炮,这毫无疑问是晋绥军的主力部队了。
筱冢义男再次点头:“正在十二里沟附近的,是哪支部队?”
“是独立混成第16旅团所属117联队,联队长雨田胜三己经发来电报,确认十二里沟阵地己经换人,其火力比之新一团大有不如。”
“第117联队来电询问,是否可以对晋绥军之三五八团发起猛攻?”
筱冢义男从笠原幸雄手里接过电报看了看,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而是问笠原幸雄:“笠原君,你和参谋部的意见呢?”
“我和参谋部商讨后认为,可以趁晋绥军刚刚接手八路军阵地,立足未稳的时机对晋绥军发起进攻,以占据战争的主动权。”
筱冢义男闭上了眼睛,似乎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我!的·书\城/ .埂/新¨最^哙~
笠原幸雄劝说道:“司令阁下,根据我们的内部情报,晋绥军此次行动,完全是以支那第二战区司令部的名义裹挟民意强行要求八路军进行配合,双方为此还发生过不小的争执,有一些阵地在交接的时候甚至还伴随着不小的冲突。”
“如今晋绥军与八路军严重不合,正是蝗军出动的最佳时机,司令阁下,不可犹豫啊。”
筱冢义男摇头,对笠原幸雄的提议并不满意。
“笠原君,你说得有一些道理,支那人口数量远超蝗国,如果他们能够团结起来,哪怕我们在武器装备上拥有不小的优势,也难以彻底将其征服,只会在漫长的战争中将蝗国拖垮。”
“司令阁下既然赞同我的意见,为何还犹豫呢?”
“笠原君,八路军和晋绥军不和,又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之前八路军后勤补给困难,不就是晋绥军从中作梗吗?”
“而且如今的八路军,实力己经今非昔比,在没有晋绥军的配合的情况下,己经足以跟我们第一军形成僵持之势,反观晋绥军,不过是蝗军的手下败将,无论是士兵的作战意志,还是指挥官的军事才能,都不值一提。_我?的?书/城¨ ?埂¢歆?最¨全*”
笠原幸雄跟筱冢义男合作日久,自然猜出了筱冢义男的潜台词。
“司令阁下,您的意思是,打算利用晋绥军,来对付八路军吗?”
筱冢义男点头,绕过身前的桌子,来到笠原幸雄身边,拍了拍它的肩膀:“笠原君,你不觉得,如今华北之局势,其实很像三国时期吗?”
笠原幸雄猜测道:“我们蝗军是最为强大的魏国,晋绥军是吴国,而八路军就是蜀国。”
“没错,所以此次作战,我们既要击败晋绥军,将华北重新纳入蝗军之掌控,又不能让晋绥军有太大的损失,不然那位晋王可没有胆量去帮我们对付八路军。”
笠原幸雄想了想:“司令阁下,您的决策十分高明,我也赞同您的看法,不如我们先让晋绥军品尝到一点小甜头,然后将集中兵力攻击晋绥军几个方位,以晋绥军薄弱的作战意志,只需要一场大胜,就可以令晋绥军闻风丧胆,届时蝗军完全可以驱赶着晋绥军的溃军,将他们自己的阵地冲垮。”
“哟西!笠原君的才能,在第一军当个参谋长有些屈才了啊。”
筱冢义男这下终于满意了。
两头老狐狸凑到一起,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作战策略,随后交给参谋部补充完整,并汇报给华北派遣军总司令部。
1939年9月5日,晋绥军基本完全接收了八路军的阵地,跟鬼子华北派遣军第一军之主力形成对峙。
在此之前,晋绥军就动用了渠道,在新闻报纸上宣传晋绥军主动出击,“配合”八路军进行作战的消息弄得满天飞。
就连国府那位看到了新闻报道之后,也高兴地亲自给晋王拍去电报,夸奖他勇于承担救国之责任,敢于面对倭寇之决意值得称赞。
随后两天,晋绥军各阵地断断续续跟鬼子打了几仗。
可能是之前八路军跟鬼子鏖战三月之久,早就将鬼子拖成了疲惫之师,因此晋绥军接连取得胜利。
接连的胜利,让国府的报纸仿佛过节一般。
各大报纸连篇累牍报道晋绥军取得胜利,但却在报道中绝口不提八路军曾经与鬼子交战三月之久的事实。
与之相对的,是粤省己经沦陷近半,几乎家家戴孝。
考虑到当前局势,晋绥军高层分析后认为,倭寇此时应当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北边以及攻略华南,在华北地区兵力不足,决战意志不够坚决。
因此,晋绥军积极行动,一改常态主动向鬼子发起决战。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艰苦战斗之后,晋绥军终于完成了第二战区总司令部的决策,将原本八路军分散在华北各地的阵地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道长长的战略阵线。
完成作战任务后,晋王骄傲地发表公开讲话,声称己经夺回华北战局之主动权,相信很快就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八路军方面多次提醒,要求晋绥军收缩防线,否则可能会遭到鬼子集中火力进攻。
但被接连的“大胜”蒙蔽了双眼的晋绥军却认为,这是八路军嫉妒晋绥军之战果,故意扰乱视线的举动。
甚至晋绥军还公开嘲讽,声称八路军只会小规模游击作战,根本没有跟鬼子进行正面决战的力量,想要夺回华北,还是得看晋绥军的。
在这种盲目乐观的氛围下,华北地区局势陡然发生变化。
9月15日,农历八月初三,当日中午十二点,原本被晋绥军压制得只能在阵地里“拼死防御”的鬼子突然发起反扑。
首先是负责驻守正太铁路沿线的独立混成第4旅率先发难。
这支鬼子的精锐部队出动一个骑兵大队,绕开正面与之“僵持”的晋绥军第108师,仅仅用时不到两小时,就突破了108师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