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人皇天尊(二合一)
历代天宗道首,为了抵抗自己太上忘情后,不断被天道同化的神魂与躯体。′d′e/n*g¨y′a!n-k,a,n\.*c-o+m·
进行了诸多尝试。
这些尝试,大多都是为了增强他们的人性而所做的。
譬如有人从道尊留下的故纸堆中,发现人宗之法,其实与天宗之法,乃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人宗之法,能够克制、延缓太上忘情,令得天宗修士延缓自己划入天道的速度。
而天宗之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宗修士免受业火焚烧
故而天宗与人宗之间,相约许诺了一次天人之争。
但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趋势。
故而,历代天宗道首,在眼睁睁看着自己化入天道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其他尝试。
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只是……他们失败的最大缘由,还是天道过于庞大,过于浩瀚。
他们想要以个人的人性与意志,来与天道博弈。
终究是不可能的,个人意志较之天地漠然的意志……太过弱小。
但这并非是他们的个人人性与意志,真个太过薄弱。
相反在其反抗天道同化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的人性意志,其实远远超过了寻常的同境界修士。
故而原本应当毫无感情,以苍生为刍狗的天道。
在历代天宗道首们,前赴后继的化道之下,终于是诞生了一缕人性。
这一缕人性,便是整个大奉世界的唯一变数。
而正是这一缕变数,催生了术士体系,催生了监正。
在监正的不断引导之下,人族终于走过了混乱与征伐,来到代表着秩序与文明的理法儒家时代。
同时也是在这一缕人性的引导之下,一切变数的许七安……降临了!
“去休!去休……具现……伽罗树舍利!”
黎明穿行在虚空之中,念头仿佛一轮大日悬空,将大地上的一切,都尽数烙印入眼。
继而……他再度燃烧道力,将伽罗树之舍利具现出来。
此时的舍利子,其上虽然仍旧烙印有佛陀的部分法,以及佛门禅修与武修两大体系之法。
但却又与黎明炼化之前,大有不同。
炼化之前,其与那尊沉睡着的佛陀之间,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旦黎明想要参悟其法,则势必要遭到佛陀念头的侵蚀。
而今的舍利子,反倒是如同这片天地部分法则的显化,已然被洗净了它与佛陀的因果。
“武僧体系的金刚神功……终于圆满了。&¥o5£_¨4+看?书?` 2更<t|新t±最?快°”
黎明眼眸低垂,一枚枚天地法则符号化身的文字,在他的心海之中流转。
这是一种与遮天道纹极为相近的文字,却又比道文显得更为浅薄。
无尽的赤金色符文,宛若深海游鱼一般,汇聚而又化散。
最后化作一尊金刚法相,盘坐在黎明的心海之中。
别看这一篇法,只是对禅修的补充。
实则也是能够直指一品的功法!
并不逊色于道门三大流派。
当然,它们之间,其实也有着些许渊源。
毕竟天地人三宗的祖师,与那位堪称无上的佛陀,乃是同一人。
佛法……终究是建立在道法之上的。
黎明的神魂小人,立于心海之上,忽然抬手,按在这尊金刚法相的眉心。
念头触动这一篇经文。
嗡嗡!
一片浩瀚的信息,向着他脑海中补充而来……
……
九州边境之地的一座黑白群山尽头,终年不散的无尽云雾汇聚其中,形成享誉天下的奇景。
粘稠的云雾中央,仙宫巍峨浩瀚,十八根立柱撑起直入云霄的浩瀚宫殿。
宫殿尽头,高高的穹顶如白月横空,一条赤红毯通向宫殿尽头。
红毯尽头,两丈高的台阶上,盘坐着一位玄色道袍的老人。
他须发洁白,头顶莲冠,盘坐在洁白的莲之上。
脑后,一道四色轮转的光晕,似乎勾动了天地法则,象征着地、风、水、火流转。
至于红毯两侧,则站着七位道士,坤冠乾冠皆有,一个个眸子琉璃,冷漠无情的模样。
显然是将天宗的太上忘情之法,修炼到了精髓,已然要向着那漠然的天道靠拢。
七位道士之后,则是一众道童。
面上冷冰冰的,却时不时微微抬高些许眼皮,有些好奇的看向莲台上的老道人。
大殿门口,身着雪白道袍,容貌清丽,恍若冰山雪莲的女冠怀中抱着孩童,冷冰冰的行礼,冷冰冰的开口:
“天尊!我此次下山,已然遇到与我有缘的弟子,您认为如何?”
说着,她双手微抬,手中那个尚处在襁褓之中,打着哈欠的幼童便悬浮起来。
天宗修行的功法极为特殊,这使得天宗的传人向来不多。
一个道人在自己身合天道之前,或许穷尽一生,也遇不到一个称心的传人,也说之不定。
但他们却不会因此,而放低外人拜入其中的条件。
故而,每每有一个弟子被看中,被其准师父带入回道宗之后,往往都是需要这位天尊应允的。′i·7^b-o_o^k/.*c.o\m′
毕竟这位,可是当今的州之中少有的一品,在道门之中,堪称陆地神仙的存在!
仅次于超品!
其一身实力堪称造化,已然抵达随时都有可能化入天道的地步。
其与冥冥之中的天意交感之时,总能捕捉到寻常强者所无法察觉的气机。
宫殿的尽头,道人盘坐在莲台,身穿玄色道袍,低眉闭目,恍然不觉。
但他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准!赐其法号:妙真!”
噗!
声音回荡于虚空大殿的同时,一道轻微的气流扰动声,忽然洒落在其中。
同时伴随着的,便是老道人面前孩童小嘴一瘪,哇一声哭出来。
端坐莲台上的老道人面色不变,只是淡淡的看了眼襁褓中的孩童,空灵的声音淡淡响起,
“拉了!”
大殿之内,一众面若冰霜的男修女冠怔怔然,神色微微错愕。
甚至有入门较迟的小道士笑出声来。
他们虽然也修太上忘情,可在境界与修持之上,比之这位陆地神仙,终究是差缺一步。
身着白袍的女冠冰夷元君神态漠然,
“无妨!”
其袖袍浮动之间,孩童身上,带着淡淡奶香的的襁褓,已然换了一种颜色。
老道人盘坐在灵台之上,明明身姿普通到了极点,如一位农家老人一般。
但却又仿佛一尊木胎泥塑,其轻轻颔首,又道, “此间天下之内,已然出现变故,你如今游历九州,可知晓变故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