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汤泉的神仙下凡历劫,托生成东海渔村里的猎户……”
李隆基饶有兴致地看着奏折,还跟李成器玩笑道。*s^h-a.n,s.h!a+n?y¢q¨.~c!o¨www.
“渔村还有猎户?那为啥不托生成渔户?”
他昨日看到中书省送上来的奏折,其中有一本参的正是在东海修酱园子的薛大壮。
李隆基对薛大壮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印象的,他哥李成器轻易不举荐什么人,这个薛大壮他大哥说了好几回,每次提起来都是赞不绝口。
当然,这里面也有酱牛肉好吃,汤牢丸好吃,卤蛋卤鸡爪好吃之类的原因。
是以一看到有人参薛大壮,李隆基立时来了兴趣,马上就打开折子细细观看。
该说不说,写折子的左拾遗是懂李隆基的。
开元初年的李隆基励精图治、革除弊政、任用贤能、对于神仙之说并不热衷。′s~o,u¢s,o.u_x*s\w*.?c?o.m!
不但不热衷,其实还有点烦。这主要是唐朝的僧尼拥有大量田产,他们利用特权隐匿丁口不交税,导致大唐财政少了很大一笔收入,导致他想改革兵制都没有钱。
而且李隆基的亲娘窦德妃就是被诬陷使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而被赐死,而武则天也是打着弥勒下生的旗号登上大位。是以经历过韦氏乱政、太平公主叛乱的李隆基,他对于宣扬神鬼奇观这种事还是很敏感的。
不过这个叫周柏的左拾遗显然不太擅长写话本,某些细节编的十分生硬,甚至还跟瓦舍里的一些戏文用了同样的套路,让人觉得十分不可信。
周柏周拾遗也是尽了全力了。
他倒也不是特地跟薛大壮过不去,一个流外五等的小吏,比他正九品的左拾遗还不如,实在不是个理想的目标。
但是没办法,言官也是有考核指标的。-咸^鱼?墈-书. ·庚_辛·嶵*全·一年内要是不参几本奏折,他今年的考等多半要不好。而且周柏这人还是很有上进心的,年少时也是闻名乡里的神通,他也不甘心一辈子都窝在中书省下面的谏诤署,出相入将才是他的人生目标。
拾遗算个啥?官如其名,就是替皇帝查缺补漏的。
但想在言官里出头也不容易,谏诤系统人才济济,不但要敢写敢骂,还得骂的花骂的精彩,骂在皇帝的心坎里。
周柏这个愁啊,天天琢磨李隆基心里有啥。
张说他是不敢骂的,张相在今上以太子身份监国一事上立有大功,而且故旧遍朝野,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