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农机车就派上大用场了。
农机车虽然速度比不了汽油车和柴油车那样风驰电掣,但胜在燃料价格低廉,力气大且易操纵,一个人就能完成一大片田地的耕种。
吴二婶子家的吴二叔现在就在做这个行当。
当年冉昱和陈颖达跑去荷叶村实验农机车,吴二叔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宝贝,不但成为村里第一个学会操作农机车的人,还自掏腰包订购了东海出品的第一批农机车。
因为他操作农机车的技术极好,翻出来的田地又快又平整,于是吴二叔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耕田好手。
这个招牌可不只是个名声,每到农忙时节总有人找上门,请他去自家田地帮忙耕种。这些人家大多有在场坊里做工的,平时家计宽裕,宁愿出钱也不想耽误场坊的活计,雇佣吴二叔帮忙种田十分划算。
于是这个生意便做了下去,而且还逐渐扩大,现在已经成了吴家人的主要营生。
吴二婶子再也不用在农忙时回老家帮忙种地了,现在的她可以安心在阳坡忙活自己的小食间,眼见着比刚开店的时候更加从容丰润。
“广播里说湖溪化肥厂又研究出了新的肥料,专门用在菜地里的,施用了之后菘菜能找到十几斤,一颗能顶以前好几颗呢!”
食客指了指店内放着的小小收音匣子。
“湖溪化肥厂可是真厉害啊,现在全大雍都知道他们造出了新化肥,估计栎竹溪上又得大牌长龙了。”
栎竹溪是从湖溪流至青州入海的一条小河,也是湖溪通往外界的重要水道。当初湖溪化肥厂造出第一批化肥的时候,大船停不进来,货主就把船停在青州,然后雇佣本地的小船来往运输。最狭窄的地方要小船排队通过,那段时间船上的渔火照亮了湖溪的夜空。
吴二婶子回忆了一下当年的盛景,然后笑着摇头。
“那也未必会用到小船。”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
“以前不是只有船嘛,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现在开通了火车线,从湖溪有火车可以直达青州,可比以前方便多了。”
“小渔船虽然便利,但哪有火车装载的多,一船一船怕是供不上使用呢。”
食客也笑着点头。